当前位置: 搜狐体育直播:>要闻动态>便民提示

事关轨道交通6号线、10号线,热点问题权威答复来了!

发布时间:2025-11-05 13:59
发布时间:2025-11-05 13:5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最近,小编通过“重庆轨道交通”官方微博、重庆网络问政平台等渠道收集到一些咨询、建议,现在进行集中解答。

建议:10号线减少快速车车次,增加普通车次。

图/张华洋

回复:10号线通过开行快速列车,有效提升了线路的直达旅行速度。目前,快速车约每30分钟一班,全程运行时间可节约15分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出行选择。从实际客流数据来看,10号线快速车存在稳定的出行需求,具备持续开行的现实意义。在运营组织方面,快速车采用“插入式”行车方式,即在两列普通列车之间插入一列快速车。为满足线路通过能力及越行条件,部分普通列车的行车间隔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均匀现象,但快速列车的开行并不会改变普通列车的运行方式,也不会影响整体运输能力。

建议:希望改进礼嘉站换乘匹配问题,便于乘客顺利换乘。

图/张华洋

回复:市轨道运营公司在礼嘉站的换乘衔接安排上,已充分考虑了乘客的换乘需求与线路间的衔接协调。然而,由于不同线路的行车间隔存在差异,加之换乘距离、步行速度及通道拥挤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每一位乘客都能实现精准换乘。此外,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乘客存在抢门、冲门等行为或区间临时停车等情况,也可能进一步导致换乘衔接出现不匹配。

投诉:晚上10点过后,6号线列车在大竹林至康庄段运行噪声扰民,列车是否有加速的情况?

图/潘彦谋

回复:6号线大竹林至康庄段在建设初期,已经根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噪声敏感位置,采取了相应降噪措施。大竹林至康庄段新建小区在6号线建设初期尚未开发,在环评时未列入噪声敏感点,故在设计时未考虑安装声屏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在交通干线两侧、工业企业周边等地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还应当按照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因此,开发商有义务主动采取噪声预防措施,市轨道运营公司将积极配合,减小轨道交通噪声对住宅区居民的影响。

为有效降低地铁列车运行噪声对大竹林至康庄段两侧居民区的影响,开发商已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采取了加装2.5米高度声屏障的措施,能有效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满足列车正常运营所需条件。经核实,6号线声屏障状态良好,后续市轨道运营公司将按照相关规程,持续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为落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出现轨道交通噪音扰民问题,市轨道运营公司已对电动列车驾驶、电动列车鸣笛进行规范管理。6号线列车按照运行图计划正常行驶,对多列次列车驾驶情况分析,司机驾驶操作均符合操作规定,列车严格按照规定速度运行。

市轨道运营公司高度重视市民反映6号线大竹林至康庄段列车运行噪声的问题。后续,我们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鸣笛频次、采取避免在该区域附近紧急制动、突然加速和做好设备维护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建议:地铁6号线黄泥塝站3B出入口增设下行电扶梯。

回复:6号线黄泥塝站3B出入口设有一台上行电扶梯,设备运行正常;3A、1B出入口之间设有无障碍电梯,乘客可根据车站指示标识前往搭乘。就乘客建议3B出入口增设扶梯的建议,市轨道运营公司将从土建结构条件、技术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其可行性。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