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搜狐体育直播:>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聚焦民生谋发展 改革创新结硕果——2024年重庆民政系统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5-01-21 09:51
发布时间:2025-01-21 09:5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首届川渝集体婚礼现场

市爱心庄园医务人员日常巡诊

老年人在社区老年食堂用餐

奉节县公平镇“一老一小”服务联合体开展托育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2024年,重庆市民政局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增活力,民政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职工精气神全面提振,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

95万余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住兜牢,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市政协专题协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省级层面突破开展林地墓地复合利用……全市民政工作整体效能和辐射能级全面提升。

1695个社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近日中午,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多位老人掐着饭点来到社区老年食堂。

胡常玉今年81岁,过去一直都是自己在家做饭。“我一个人,每天就凑合做点,做多了吃不了浪费,在外面吃又怕不卫生。”胡常玉说,好在家门口的社区老年食堂开业了,解决了她的吃饭问题。

新一社区工作人员陈莺莺说,来食堂吃饭的大多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或者子女工作忙、不方便为其准备三餐的老人。食堂依据老人的饮食结构“量身定制”菜品,注重营养搭配,低糖低盐、口感软滑,且价格低廉,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健康卫生实惠的饭菜。今年7月,新一社区老年食堂入围重庆市100个优质老年食堂。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山城,老年助餐服务已成为一道生活的“必点菜”。

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28.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9.6亿元,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2万余个,打造老年食堂1695个,年服务老年人突破200万人次,85%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全市民政系统坚持“宜民则民”“宜公则公”,在客流量大的临街小区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对于消费能力不强的农村地区、老旧小区,依托公办机构、慈善互助等模式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构建机构食堂、社区食堂、小区食堂、助餐食堂、赶集食堂等多元化老年食堂运营模式,每一口热饭都承载着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

未来,重庆还将继续深化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降低经营成本,吸引搜狐体育直播:餐饮、物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同时,支持建立“中央厨房+冷链输送+社区配送站+流动餐车”的配送餐体系,支持互联网平台、物流企业开展送餐服务,支持农村“赶集食堂”建设。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牵动民心。重庆正大力构筑“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将家门口的便捷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

除了助餐服务,重庆养老服务还涵盖了居家助老、养老照护、老年文体等多个方面。目前,重庆市民政局已经打造了镇街一级的养老服务中心963个,社区一级的养老服务站点10912个,另外还有家庭养老床位5000多张,提供就近就便的为老服务。

“三大服务联合体”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近日,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居民老何走进位于小龙坎正街301号的沙坪坝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得到社会救助顾问的热情接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老何通过“渝悦·救助通”小程序上传个人资料,进入救助申请流程。

这是全市首个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在这里,沙坪坝区民政局创新社会救助新模式,对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孤困儿童、困难老年人等困难群众帮得搜狐体育直播:、救得更快。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广泛建设三大服务联合体: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

目前,全市已建成39个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盘活闲置资产3.51万平方米。这些救助服务联合体集资源整合平台、救助工作平台、惠民有感平台于一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搭建救助平台,夯实救助阵地,聚焦救助需求,集成救助资源,形成联合救助服务机制,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迭代升级发展。

同时,我市还健全区县、镇街、村社三级协同服务网络,推进区县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乡镇社会救助服务站、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点建设,利用基层网格员力量,发挥1.13万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形成多元力量协同救助服务网络。

目前,市民政局已实现与9个市级部门14项救助事项“一件事”联办,努力让困难群众变“多头跑”“多次跑”为“零跑动”。自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上线以来,累计受理联办申请106.86万件,联办事项320.92万人次。

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集孵化培育、能力提升、学习交流、成果展示、信息发布、资源整合等功能为一体,主要拓展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一红一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能力,推动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在全市10个区县探索打造。

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按照“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整合功能、服务群众”的思路建设,实现组织培育、教育培训、文化交流、资源整合、慈善体验、慈善捐赠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公益慈善服务水平,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我市依托公益慈善联合体打造让群众沉浸式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多样化慈善场景,做好老百姓身边的慈善;依托公益慈善联合体举办“慈善+运动”“慈善+集市”等公益活动,引导群众将运动、社交、消费等日常行为与慈善活动相结合,推动慈善深度融入大众生活,解决群众身边小急难问题。

各区县也各有创新——

渝中区将网红景区“山城巷”整体建设为慈善街区,创新慈善联合体形式,设计爱心打卡地图,目前,已打造“福彩心空间”1个核心展示点位,山城故事馆、体心堂、慈记外婆桥小食店等10个慈善商家点位,广泛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

南岸区慈善联合体通过开展“益启星动”公益市集,引导商家开展经营性捐赠,打造一个“好看、好用、好玩”的公益慈善商业圈;

江北区慈善联合体整合全区商会资源,联动多方社会资源,壮大慈善帮扶力量;

秀山县积极发动20余个县级部门、30余个社会爱心企业及部分爱心人士长期参与慈善联合体活动,形成爱心联盟。

截至目前,慈善联合体自行或依托慈善组织开展慈善项目120个,筹集慈善捐赠款物3154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超过13万人次。

高频民生领域创新成果频出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我市在搜狐体育直播:高频民生领域开拓创新,提升拓展基本社会服务。

朵朵(化名)是大足区留守儿童,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务工,父亲将她委托给亲戚照料。因长期缺乏父母陪伴,朵朵内心自卑,出现拒绝与人交流、脾气急躁、与父亲关系较差、卫生习惯较差等心理问题。

2024年,重庆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启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业力量围绕心理建设、亲子关系、生命教育等儿童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个案服务,全力破解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需求迫切多元,关爱服务力量薄弱不专等难题,让困境和留守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童心相伴”项目组将朵朵纳入个案服务,针对她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后定制了服务方案,通过综合运用艺术疗愈、社交模拟等专业手段,并与朵朵父亲联系进行专业家庭教育指导,为朵朵心理健康提供外力支持,让朵朵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在乎,引导她重建认知并转化为正向行为。经过多次持续一对一个案服务,朵朵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开始与周围的人交朋友,主动电话联系父亲聊天,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2024年,重庆市投入市级福彩公益金1000万元设立“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面向困境、留守、流动等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开展团辅活动2104场,服务近16万人次,对1039例个案服务5200余次。

婚登服务拓围增效。婚姻登记“跨省通办”3770对、“全渝通办”4.09万对,上线“公民婚育一件事”集成办理服务,累计办件3.5万件。我市推动涉外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川渝通办,顺利完成国家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评估验收;创新开展“婚登+改革、经济、文化、服务、数字”融合服务,推动綦江区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婚庆产业园,指导江北、大足、武隆等区县因地制宜建设15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在黔江、大渡口等10个区县打造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大足区成功创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殡葬服务改革突破。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公益性殡葬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公益性公墓林地墓地复合利用建设试点工作。连续2年将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为3万名群众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96000殡葬服务热线遗体运输费、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约1300万元。推进“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结1.8万件。深入开展殡葬领域“风腐”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殡葬服务机构减项降费优服务取得实效。

区划地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牢牢把握重庆在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化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区划设置研究;加强统筹谋划,深化评估论证,优化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深化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厘清区划沿革,推动建设行政区划沿革数据库,打造近100个宣教平台,形成系列区划文化研究成果。编制乡村地名方案82个,录入乡村地名1万余条,累计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兴趣点16万余条,打造乡情馆、村史馆749个,完成1031条乡级行政区划、11356万条村、社区地名复核入库,打造“地名+”品牌1290个,设置历史地名保护标志211块;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累计免费接待群众3万余人。完成省界湘渝线及16条县级界线第五轮联合检查,建立鄂湘渝川黔陕6省市平安边界建设协作及边界争议调处“四联”机制。创建“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等“边界治理+”品牌6个、建成边界文化标志50座、睦邻友好公约碑126块。全域推进乡镇勘界,在全国首创《重庆市乡镇级行政区域勘界规范》,率先出台《实施“地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它定格奋斗者的身影,镌刻奋进路上的足迹。

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重庆民政工作者用心书写的温暖民生答卷。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