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搜狐体育直播:>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情况

农村闲置资产“活”起来 产业旺起来

发布时间:2025-11-12 11:05
发布时间:2025-11-12 11:0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来此参加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正在聆听下庄故事。受访者供图

闲置资产盘活后使中益乡研学资源极大丰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图为石柱县中益乡大湾乡村民宿,游客品茶赏景。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巴南区东温泉镇鱼池村,村民在手搓玉米趣味运动会中体验农耕的欢乐。特约摄影 李攀 通讯员 彭怡 摄/视觉重庆

南川区石溪镇石庄村,工人在室内养殖基地水池捕捞鲈鱼。通讯员 夏语 摄/视觉重庆

涪陵南沱镇上线“认养一棵树”活动,城口咸宜镇闲置敬老院改造成了“写生驿站”,巴南鱼池村推出“我在乡村有间房”……最近一段时间,在重庆广袤的乡村,盘活闲置资源的案例持续“上新”。

由于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等原因,近年来诸多农村的土地、农房、村小等公共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又缺乏用地。用好农村闲置资源,不仅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还能减轻闲置资产管理负担,成为各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重要手段。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深入调查,探访我市在农村闲置资源盘活上有哪些“妙招”。

合作模式——

精准招商 闲置工棚就地利用

立冬时节,南川区石溪镇石庄村,临近高速路口的一栋室内水产养殖基地里,工人拿着网兜捕捞,一尾尾加州鲈鱼在水里活蹦乱跳,溅起阵阵水花。

时下,今年的鲈鱼收获已近尾声,在已清空的鱼塘里,工人们加紧投放新一批鱼苗,希望赶在明年5月上市卖个好价。

自去年4月投入生产后,这个占地9.5亩的养殖基地,已成为南川最大的加州鲈鱼室内养殖场,年产成鱼约6万斤,销往川渝两地,亩产利润42万元,还带动了15名村民就近就业。

然而就在此前,这块地还是村集体的一个大“包袱”,每年3万元的租金、维护支出,让村干部头疼不已。

石庄村的这个“包袱”,源自渝湘复线(石溪段)高速的修建。

石溪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尧理说,作为一个传统农业乡镇,渝湘复线(石溪段)高速的修建,对于当地居民出行、农产品销售等均是重大利好。

所以,高速修建期间,石溪镇专门为其申请了3块共70亩左右的临时用地:一块用于搭建钢筋房,储存、处理钢筋等建筑材料;一块用作混凝土搅拌场;一块用于修建员工宿舍。2023年,高速通车,这3块地也就此闲置。

“原本这些建筑该拆除的,但建都建好了,我们想就地利用起来,用于设施农业发展。”尧理说,可没想到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反而成了村集体的“烫手山芋”:“地块的租金要付给村民,建筑体的安全、维护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看护,单钢筋房那块地,村里每年的支出就是3万元左右。”

转机出现在去年。当时镇党委书记梁琼去四川考察时,认识了当地养殖加州鲈鱼的业主黄良青,了解到他有扩大养殖规模的需求,当即向其抛出了“橄榄枝”。

黄良青听后也十分心动,很快就来到石溪镇实地考察。他说:“我就是搞室内养殖的,看到这个钢筋房,我当时就很满意,可以直接用,不用重新建设,省力又省钱。而且重庆鱼虾消费力也很强,当即我就决定合作。”

2024年,一个占地9.5亩的室内水产养殖基地正式在石庄村投用。借助成熟的养殖技术和配套设备,这个基地共建了37个标准化室内养殖池,一跃成为南川区最大的室内加州鲈鱼养殖场。

“我们室内养殖比池塘养殖的好处是,捕鱼更方便、更快,所以很多收购商也喜欢到我这里来收,甚至提前跟我下订单,根本不愁销路。”黄良青说,如今养殖场还带动周边15名村民就近就业,每年支出劳务费30余万元。

綦江区隆盛镇引入企业,将闲置村小改造为加工厂发展腊肉加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改造农房等,招引企业改建成民宿;城口县蓼子乡穴沱村引入企业,将废弃矿山修复成适宜养殖的生态空间,建立肉牛养殖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精准对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已成为乡村当下最主要的盘活手段。

认养模式——

联通城乡 放大盘活价值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农业的兴起,近年来,在盘活闲置资源上,一股“认养”风逐渐刮起,掀起了城乡联动的热潮。

就在不久前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巴南区东温泉镇鱼池村举办的庆祝活动上,4名“田主”代表领到了刚“出炉”的新米,在舞台上喜笑颜开。

“今年,我在鱼池村认种了10亩农田,今天领到新米,感谢乡亲们的辛勤劳动!”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大米,“田主”高光勇说自己将继续做好鱼池村的忠实“田主”和“荣誉村民”,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自2022年起,鱼池村发起了“购米包地”活动,邀请市民走进鱼池,成为“田主”,共享丰收的欢乐。近几年,每年都有数十上百名“田主”来到鱼池村,与村民共享农耕之趣,为鱼池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鱼池村党委书记文承军说,鱼池村位置偏远,近年来,在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参与支持下,村民们自筹资金创作了村歌《云上鱼池》,通过“山路弯弯总向前,哟哇哩嘿咗……”的淳朴歌声中,逐渐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探索出“四民”(老村民、新村民、荣誉村民、云村民)村建设路子。

“后来我们启动了17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但当地农民种不了这么多地。为了不让土地闲置,我们就在‘四民’村庄的基础上,发起了‘购米包地’的活动。”文承军说,这样一来既能把土地利用起来,又能让城里的消费者到鱼池体验春耕秋收的农事劳作,还能把大米卖出个好价格。

9.9元3平方米,198元66平方米,980元333平方米……活动发起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也认领了一块田,成为了鱼池村的“田主”。

不仅如此,东温泉镇还积极开展“我在巴南乡村有间房”探索,将闲置农房通过“民宿+温泉+农特产”模式,改造成特色民宿,吸引城市游客。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也通过“云稻米”拓宽销路,拉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认养”模式通过一根网线,让乡村成功对接城市资源,进而促进闲置资源的有效盘活。

帮扶模式——

借力改造 接续乡村振兴

11月9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活跃着一群学生的身影。他们时而在田间地头了解黄精等农作物,时而在“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并聆听讲解。

“这是来自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研学团队,一共60余名学生,要在我们这里待上6天5晚。”中益乡乡长郎滔说。

放在以往,在院坝上与老人合影、喝碗特色米米茶,再在周边转一转,几乎就是中益乡研学的“固定”流程,基本一天就搞定,为期一周算是比较罕见。

郎滔说,这得益于盘活闲置资源后,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了。

以“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为例,该场地此前为重庆邮政帮扶建设的物流基地。但在近年来的运行中,作业并不是十分饱和,加上不少企业都配备了物流场地,场馆就渐渐闲置下来。

“后来中核集团在对口援建我们的时候,认为中益乡体现的脱贫攻坚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都是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宝贵精神财富,且在内核上有相似之处。”郎滔说,在中核集团的帮扶下,原有场馆形成了如今的“两弹一星”主题展馆,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

在“两弹一星”展馆不远处,曾经闲置的客运站,如今也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原布置于三峡博物馆的“牢记嘱托战贫困 巴山渝水换新颜——重庆市脱贫攻坚展”迁到这里,还在原展览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相关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乡村振兴内容,内容更加丰富。

加上这几年不断完善的蜜蜂小镇、民俗农耕体验,中益乡研学资源极大丰富,从脱贫攻坚“大战场”变为乡村振兴“大课堂”。

“今年以来,我们的研学活动平均达两天时间,过夜人数增加了20%,客单价同步提高76%。”郎滔说,不仅如此,还成功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户均增收1万元,低收入人群通过参与临时服务人均增收1200元。

除了中益乡之外,位于巫山县下庄村的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同样也是利用下庄村闲置农房改造而来,成为下庄村党建研学的重要依托。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帮扶镇村而言,如何利用好帮扶资源,结合发展定位与方向,盘活现有资源开辟新业态、新场景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对话>>>

如何巧做“闲置文章”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闲置资源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目前还存在什么样的难点?近期,重庆日报记者采与市农科院农经所农村改革团队首席专家唐丽桂研究员进行了对话。

重庆日报:目前,农村资源资产闲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唐丽桂: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率提高。

这些年,村集体虽然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方面做出不少探索,但一些村集体面临缺钱、缺人才、缺市场的现实问题,不少村集体闲置资源盘活的能力有限。

重庆日报:我们也看到,一方面是农村存在闲置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村庄建设发展面临着用地指标紧张的矛盾。

唐丽桂:是的,这种矛盾确实是当前不少村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为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激活乡村沉睡资源,重庆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大足区高升镇旭光村为例,该村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闲置危旧农房、违章附属设施建筑占用土地资源、影响村容风貌的痛点,精准发力推进清理整治工作,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腾出了空间,打造乡村民宿、农家餐馆、文创工坊,建设休闲步道、观景平台等,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重庆日报:可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农村闲置资源在“沉睡”,这个盘活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和卡点?重庆需要怎么做?

唐丽桂:当前农村闲置资源“沉睡”的核心卡点,既包括村民观念如何更新、乡村专业运营能力不足的内生制约,也存在城乡市场对接不畅的外部障碍。

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短板,农村普遍缺乏资产评估、运营管理、市场对接等专业力量,导致资源底数不清、权属界定模糊,盘活后难以形成持续效益。

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强化人才培育与引进,充实乡村运营、资本运作等专业人才,协助村集体摸清资源底数、厘清权属关系,再结合区域特色精准引入优质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